蒲傳永在試驗田里察看小麥長勢。(資料圖)
日前,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該局退休高級農藝師蒲傳永等人聯合研發的“小麥光敏不育系中光121S的選育及使用方法”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權,這標志著我市在雜交小麥選育及使用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。憑此技術,小麥畝產可提升20%—30%,達到500公斤以上。
小麥光敏不育系中光121S的選育及使用方法是由市農業農村局退休高級農藝師蒲傳永牽頭,從2010年開始研究。歷時10年,于2019年申報國家專利審定。經過嚴格審查,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正式對該項技術授予專利權,并頒發發明專利證書。
“小麥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、我國種植面積第二的糧食作物。目前,雖然不少地方都在研究小麥不育系雜交,但均未取得明顯突破,產量增幅普遍在5%—10%之間。”參與研發工作的市農業農村局農藝師蒲春雷告訴記者,采用小麥光敏不育系中光121S的選育及使用方法,目前已測配成功3個組合,經實際測產,穩定增產20%—30%。“2022年最高畝產已超過500公斤,這對于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都有著重大意義。”
“目前,我們已將小麥光敏不育系中光121S的選育及使用方法向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系統提交登記申請,來年將報送優良組合參加國、省區試,力爭早日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,實現推廣使用。”蒲春雷表示,農業技術從研究成功到大面積推廣,需要經歷品種審定的產量、抗性及適應性測定等環節,“預計再過2—3年,這項技術就將大面積推廣開來,為我國糧食安全發揮重要作用。”(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春華)
俯瞰八爾湖旅游度假區。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梁洪源攝 ●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柴梓嫣實習生王璇 如果你想欣賞秀美的湖光山色,南充便有如此美景。...
儀隴縣賽金鎮春耕生產現場。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梁洪源攝 2月20日,市農業機械推廣站專業技術人員前往儀隴縣,開展農機送技術、送服務活動。這是該...
2月14日,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日前省政府發布《關于命名2022年度四川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,全省共14個園區被命名為...
營山縣淥井鎮興云村全力建設農旅融合的休閑度假目的地。 ●楊漢國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易立權文/圖 營山縣淥井鎮興云村借助區位優勢致力于打造營山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